查看原文
其他

苟忠伟:正和岛的企业家社群是怎么做起来的……

2015-08-19 笔记侠



演讲|苟忠伟(正和岛 产品运营负责人)

笔记|笔记侠Even

编辑|笔记侠Even

根据插坐学院直播间讲座整理,经本人亲自审阅授权发布,全网首发,转载务必联络柯笔(微信号:kezhou20)。




人物名片:


现任正和岛产品运营负责人。曾带领阿里巴巴渠道公司创下645单的业绩,成为阿里巴巴全国渠道第一名,超越第二名300余单。






一、结缘“正和岛”

晚上好,因为插坐学院创始人何川是我之前的同事,邀请我给大家分享,那我就先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

我2012年8月27号到正和岛,而且是毛遂自荐的,我在08年到同济大学做交流生的时候,遇到俞敏洪,听了一场讲座触动很大。那个时候就有想法就是一场讲座能够把最优秀的人、好的想法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毕业后去阿里,在诚信通渠道,做商务相关的工作。2012年觉得自己还是应该追梦,于是北上,这是我加入正和岛的原因。当时我自己在管理团队,我是个典型的处女座,特别希望每个人和我一样,可以特别认真付出。你们知道,在阿里经常做的是电话营销,一会儿喝两口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抽烟,一会儿再聊一会,其实一天工作效能很低。




那个时候我有个朋友,也是我一生的贵人,就说:“如果,你想要管理好一个团队,你既要入乎其内,又要能够出乎其外,要学会和不同的人去打交道。”

我是没那么厉害,没办法做到和同事打交道时,还能和他们一起去打游戏、抽烟,我会怕自己从里面抽不回来。我那个哥们是这样的,平时和大家一起打牌、打球,他都是这里面最棒的,打游戏也是最棒的。到了公司要业绩的时候,只需要和大家说:“兄弟们,现在该收一收了,我们要和谁PK。”男生们听了就像打了鸡血,很有冲劲。他说这事的时候,我是相信的。


于是我就去网上搜,怎么和别人打交道。就搜到刘东华这个人,这个人是人脉之王,可以改变马云和柳传志的行程,那是很厉害的。我知道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原本的公司,自己创了正和岛,在那个时候是非常私密的。但我隐约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于是我就自己投了简历,这其中经历很多有趣的事情,经过五轮面试,才到了公司。那个时候我还写了自己的微博,记录自己在这里的每一天,就从第一天开始,因为正和岛承载我的梦想。




二、何谓“正和岛”

正和岛这个平台是什么呢?可能对外界来说正和岛会是一个聚集了一群年营业额1个亿以上的企业家群体。其实正和岛是一个有理想的公司,它希望通过互联网建立并经营标准,推动这个世界成为互利共赢的世界。尤其是到了互联网的这个环境里,大家会发现什么东西都可以说,所以所有信息很泛滥。那是不是大家都觉得:我什么都可以说,不需要标准,不需要中心,不需要原则了?


而是在这个世界上,标准、中心、原则这些东西可能更珍贵。正和岛就是希望把更有影响力的人聚集在一起,然后通过这些人形成一个能量场,这些能量场可以影响到高管,高管影响到整个公司,然后再影响到整个社会,这就是我们想说的内容。




我们现在没有提"通过互联网建立并经营"的标准,我们现在说是:“链接有信用的企业家…,让商业世界更值得信任。”

所以我8月27日加入正和岛的时候,就开始和年营业额1亿的企业家开始打交道。最初的时候也会紧张。


之前在阿里,每天都会见一些中小企业营业主。那个时候的核心工作,除了让他们做传统生意,还要把自己的店铺搬到网上来,告诉他你要到网上去开店。我是从最基层开始做的,一个一个去找用户,然后告诉他们你要到网上去开店。后来变成我坐在自己的位置,邀请一个人到我们公司来,我和他讲开店的事,到后来同时进公司几个人,我同时给他们讲。再到后来,阿里总部派来一些渠道营销的讲师,我们开始做会议营销,我去做主持人,到后来,我自己变成整个会议营销的主讲师。那个时候我接触了很多中小企业主,叫做创业的一批人,这是我入职正和岛之前的一段经历。


今天没有准备PPT,插坐学院让我在线上分享,其实线上分享的话,我个人觉得总会有一种隔阂感,因为我不知道听我讲话的这个人是谁,就会有隔阂感。所以我建议如果在北京的话,可以来我们公司,然后同步直播。这个是等会我会去说的核心的运营逻辑,实际上说做社群,我自己有一些收获,但对每一位来讲,要清楚的是,它的价值在哪里,我如果做自己的社群,我能收获什么?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产品经理,把自己当成一个品牌,当成最真实的产品去运营,那要怎样去做?其实只要做一件事:连接。因为我们自己选的人有标准。

三、我的运营四部曲




简短说下在正和岛的经历,我对这个企业家人群心生敬畏,我觉得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了价值,提供了很多内容。本着做好我的工作,我就在想我要怎么把社群做起来。我觉得正和岛给了我一个平台,叫做“人生的商学院”,我拜的老师都是顶尖人士,不用交学费,所以我人生充满干劲。

第一阶段:想的是我为什么要做?第二阶段:就想我为什么要去交流,我有什么值得被人认可的地方?面对一级企业家,他的时间非常宝贵,他为什么要和你聊?当时我们很多小伙伴很纳闷,怎么样去和企业家聊?我当时和企业家聊天的平均时长3个小时,至多在5个小时到7个小时。我们刚开始在四川做了一个小的生态体系。以前很少去服务,后来我们成立了服务部,要对我们已经进入进来的企业家做服务,对这些企业家进行一对一的走访。

一开始跨度会比较大,后来会员发展和会员服务合并,不能只做一个服务,以服务带动会员发展,我只想去一个地方,想做一个区域的平台,所以我就自己提出来去四川。因为自己是四川人,之前也在四川工作,那边的企业家也比较熟悉。我过去之后就开始制定整个事情的方向和策略,也就是区域的运营。




第一个我们只做一件事:链接。正和岛的所有企业家,都是通过筛选出来的。筛选有两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运营年额要有1个亿,必须是公司的一把手,没有不良记录;第二个是有推荐人,人品很好,同时也要去遵守正和岛的“五戒六规”。通过这两个标准筛选出来的都是企业经营不错、人也不错的企业家。这些人就像是一颗颗珍珠,要怎样让珍珠变成项链,让项链发光呢?我当时做了思考,叫做运营的四部曲。很多事情都有需要运营的过程,那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1、运营1.0版本




一开始是一对一拜访,深入拜访,跟企业家聊。那聊的都是什么?第一是本人,第二是公司。那在这个过程为什么企业家愿意和你聊?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件事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无穷的力量和财产。

那个时候的我代表正和岛,我相当于向导,让他们在这个平台怎样互动交流,他们其实不知道怎么可以更好地玩起来。所以四千多位企业家,我可以给他们带来多少价值呢?其实是无穷的可能性。这个过程中,他们除了发现我这个小伙子比较nice外,交谈很真诚、好学。虽然不清楚这位企业家现在是怎么样的,但未来会成为怎样,具有很大的可能性。

我自己心里觉得我未来和企业家们一样有无限可能性。所以企业家只要把信息越充分告诉我,我以后就才能做更好的服务,只要把越多的信息告诉社群,就可能会得到越多的价值。

当时我们一般会聊几个层面:第一会聊个人的成长经历,也就是他们会聊爷爷奶奶是怎样的,爸爸妈妈怎样,我的童年怎样。因为童年经历很重要,决定了成长经历。还有后面整个学习经历,以及他未来想做什么。

另外聊的一个是企业,企业怎样得到第一桶金,企业发起是怎样的。现状、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需求是什么?未来想走到哪?我基本上会把每个人的小传记录下来,但在聊天的时候,基本上属于单向,因此我那个时候就做一个倾听者,去聆听他讲的内容。

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天才,但我是努力勤奋的学生。所以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会记录下来,交流完之后,我都会发一个短信,告诉他很高兴,有哪几个点触动我,我有几点感想和感受希望未来和你请教。你想想,在这样的一个动作之后,他对我的感想就会是:这小伙子背后有优秀平台,而且非常踏实认真,同时也是真正地在听他讲话。




这是第一阶段,叫做1.0版本。其实这就是类似企业公众号1.0 自媒体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走近企业家,当达到一定的量的时候,每一次拜访我就会充满自信。因为你都在阅读别人的人生,在别人的人生中修炼自己。

2、运营2.0版本

那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懂得他们企业的行业知识,我就会自己查资料、学习。我在年轻一代互联网的本身氛围长大,我是有优势的,通过不断学习去了解更多的信息。后来再去见第40个企业家的时候,发现他现在遇到的问题,之前一位张总也有遇到过,那我就可以把原来张总怎么做的分享给他。他曾经怎么做的,有哪些可以值得思考的地方?




那他就会想,这小伙子不错,还能互动,你懂他。当你去拓展自己的软实力的时候,你就会不断有方向。你知道自己在长本事。我入职一年的时候给正和岛写了一封情书,就是《致正和》:"在我没找到你之前,我不敢浪费每一分钟,因为害怕虚度,在我遇到你之后,我不愿再落下每一秒钟,因为每时每刻,都能听到成长的脚步。"因为每天做的事情都在积累,都在沉淀,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效应。




在这个过程中,就是2.0的时候,我基本上可以和大家成为朋友。在这里有一个成为朋友的条件是:你本身真诚,这关系到你的为人情况。另外一个是除了平台的价值还有个人的价值,你去和他们交流互称朋友。但是到了2.0的阶段还是不能发挥平台的价值和社群的价值,最大价值一定要是彼此之间去创造价值。如果没有好的途径的话就会野蛮生长,这个人群是不能混乱地去做,社群很有可能就被砸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校友会地方商会后来会散了的原因。

3、运营3.0版本

3.0阶段的时候,我和每一个人都有交流,背后都有他们的数据,就可以去判断谁和谁去匹配。比如,我是好的,小苏也是好的,但我们脾气不相符合,你把两个人硬塞在一起,也是不好的。我把我自己通过搜集的信息,去判断谁和谁在一起能够创造价值,然后让他们在一起。比如说我做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叫做一起走,就是徒步,"千里之行"计划。因为这些人无非关注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财富,第二健康,第三爱,就是关于爱的这样一个事业。关于健康这一块,我去做徒步,他们平时又没有时间,跟着忠伟又可以边走边聊天,挺好的。


每一天下午4点到6点进行徒步计划。当时我驻扎在成都,就在成都徒步,这实际上是什么?这只是一个切入点,我创造了一个连接的入口。把这个地方当成一个入口,所以那个时候每一天都有几个、十几个企业家到那个地方去走。但是这些人是怎么来的呢?基本上是我会先和他们打电话:一起走走呗。然后过去我就和他们说:谁谁谁是做哪块的,你们完全可以好好交流一下。


其实哪些人可以过去,我基本上是有策划、有安排的,我基本清楚哪几个是很OK的。所以,你想想,在这样过去的情况下,他会怎么想?忠伟真懂我,给我带来的都是对的。这是一个比较小的事情。

第二件事:我自己比较喜欢读书,我一看见好书,比如《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我一买就买个7本、10本,甚至20本,买了之后就给我的这些企业家送书。送了之后,我们就开始阅读,阅读了之后,我就说要不星期六我们做一个读书会吧,我就请几个朋友来交流交流,这样读书会又是一个入口。

第三件事:我平时也比较喜欢做菜,星期五下午或者什么时候,我就会做一桌菜,请几个企业家,一起来吃饭。



正和岛微信号:zhenghedao


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人连接起来,但是谁来,我是有安排的。在逐步做这些事的过程中,我会发现不断去加强关系的时候,彼此之间不断开始互相认识,而且大家对你的信任感越来越强,觉得我去推荐的基本上都靠谱。


也就是我说老张,或者谁,一起出来走走,还有谁谁谁,基本上只要能来的,都OK。因为他知道你会给他带来价值。所以那个时候,通过一年的时间,我就把四川的生态圈搭建起来了。我们当时的会员企业家,基本有一半以上彼此之间相互认识,而且相互认同。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企业家彼此之间的链接更牢固。


在这个之后,每周四我们会做一个线上分享,线上分享就是像今天这样。以前线下活动,我会组织大家来讲,然后我会把整理好的材料放上去共享。当时我在微信群里,如果有把哪位会员企业家放在群里之后,我会引荐给大家,所有人都能够认识到他。但是他还要通过线下的方式去和大家进一步见面,在这个过程中,其实通过一年的时间,这个小的生态系统就搭建起来了。

4、运营4.0版本

搭建起来之后,我去做四川之外的外部优秀人士的引荐,对方的优秀点在哪?数据该如何匹配?该怎么发生链接?然后再把他们引荐到这里,所以很多优秀嘉宾会来到四川。在引荐之前我就已经做了工作,比如,我会提前做好工作,告诉哪几个人和你是匹配的,你可以和他们发生链接。那几个人我也会提前打招呼,说晚上谁会讲到哪几个点和你有关系,你可以注意听。

那么你一站上来的时候,那谁就会觉得终于见到你。这样就会有人互动,如果有10个人互动,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大家就会有家的感觉。就是按照这样的一个方式,当时在四川的时候,我是想去做商化运营的影响。




因为我希望我不在那个地方的时候,四川可以很好地运转,变成一种运营的模板:第一流程化,第二标准化,第三信息化。其他小伙伴在做同样的一件事,可以怎么做?有没有标准?有没有信息可以参考?

所以我们的工作伙伴做事情的时候就会问,忠伟你有没有资料?那我就会说我给你,你拿过去看看我当初是怎么做的,有当初的筹备,过程,会后总结等材料,然后做这些事情是怎样的,要有一个标准作业流程。并且这其中需要用到的一些参考文案、邮件等,我全部做成一个体系的东西。


我说这些不是说拿了这个模板后,伙伴们可以直接去做,而是说拿了之后,我想要做的话,我就有一个可参考的东西。假设他如果不用心的话,就可以得六七十分,用心的话,可以得到100分,如果再加上自己的东西就会得到更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这一块可以极大丰富自己的工作内容。

另外一个,运营影响指的是什么?可以是每一个公司、每一个团队,最初是火种,有些人是湿柴,需要晒干才可以点燃,有些人是干柴,需要公司的一个火苗去点燃。这个小火苗,大家都在倒水的时候,就会灭掉,但如果是全部聚集在一起,就会成为大火。当然我希望我自己身边这样的小伙伴他们也能够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我会把自己收获的东西无条件地给到他们,让他们更快成长。

四、确信自己的价值

做这份工作到去年年底,公司给我颁了一个“正和岛旗手奖”,这是公司最大的奖。当然这都是因为我踏踏实实去做事所取得的一个成果。


公司做的一个项目是让会员怎样去续费,我也是做得最好的。那时候我按照自己的标准作业流程做出来。后来的互联网也是这样,我把四川当成一个标准流程,包括文案、计划表,我都有做成一个标准作业流程,所以公司觉得我这样做得不错。因此,公司的线上产品需要突破,就把我召回来、让我去负责产品的运营、逻辑架构。




在这个过程,最大的收获,也是我心里认为未来做社群运营中最重要的一点:“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自信,你要确信会为他人带来价值,你确信五年之后会成为不可思议的人,你就会更有效地去分享信息,去链接他人。”


第二个就是要本着“正和”的精神,我告诉东华老师,我说“正和”应该成为共赢,各方都能够有自己的体验,就像今天,我忠伟交了一帮朋友,插坐学院也有收获,大家也知道正和岛不仅仅只是一个富人的圈子,这就是共赢。

这个目标就是让整个生态系统向着良性发展,所以关于这点我自己感触比较深。个人觉得社群、我们自己的圈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每个人自己都有很多的朋友,我们自己的朋友和朋友之间很少连接起来,我们其实知道这两个人是很nice的,这两个人的企业经营也很棒,但我们只关注到我们只是很好的朋友。这一块值得大家去交流,探讨。

五、社群思维的萌生




其实我做社群的核心动力源于爱,这个要感谢我的父母。我妈妈一天可以笑100次,是典型的乐天派。我父亲是非常有担当的一个人,所以我妈妈的口头禅就是"我什么都不用担心,有我老公在呢。"因此,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我,在父母给我满满的爱的氛围下,这氛围一直包围着我。我就不太在乎自己,我在乎的是怎么去分享,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

这个社群的理念可能基于当时读大学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交流生,到了同济大学。在同济大学的时候,我就想交更多的朋友,因为我很喜欢交朋友。我想自己至少能考上同济,智力应该没问题。如果一个人经常锻炼,意志力也会不错。而我自己有锻炼的习惯,我就到操场跑步锻炼,也结识朋友。他们习惯在操场上逆时针跑,我就逆着跑,这样可以迎面见到他们。

先见到的时候,我就笑一笑,再见到的时候就是点点头,后来见的时候我可能就直接上去了。我以这样的方式交朋友,我会直接上去说我已经见过你三次了,我是谁谁谁,我想和你交一个朋友。就这样一个学期,我就基本上把操场上的一百多位同学认识完了。

认识完之后,我们还要持续给别人提供价值,因为我健身10多年,所以我就可以带着这些人去玩吊环,去玩跑酷,玩双杆,练腹肌。我带他们一起玩,后来这群人就经常聚在一起。

我当时去担任海文考研的校园经理,因为当时我建了社群,我的业绩是历史上最好的,就是带大家一起运动锻炼。那个时候我贴了海报,海报上也不说要报名考研的信息,就说要考研的同学,需要很强的身体素质能力。然后我们有这样一群人,可以一起来跑步,一起来锻炼身体。

我除了和这些同学一起玩得很好,我还和宿舍楼下的那些上海的阿姨玩得很好。因为我自己之前也去做过兼职洗过盘子,所以和他们沟通的时候很尊重他们。然后我自己也去找了一份工作,去看那个楼宇,别人过来咨询的时候,我就可以告诉他们。那个时候楼管阿姨给我带饭,后来我的海报独立贴在楼宇的下面,别人都不能去贴,就只有我的,所以所有要考研的都会报到我这里来。

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社群思维,对我来讲,只是喜欢交朋友,然后把朋友聚集在一起。正因自己本身内心的热爱,还有经历,所以做运营的时候就可以做成这样。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听我的唠唠叨叨,谢谢!




声明:若不注明笔记来源、演讲来源、演讲者,将受《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保障规则举报抄袭。



关注 @笔记侠 回复以下大咖的姓名查看更多笔记干货


互联网笔记专栏:KK丨克莱·舍基丨周鸿祎|李善友丨余晨丨龚焱丨徐新丨阎焱丨俞敏洪丨盛希泰丨王小川|刘德|宗毅丨季琦丨蔡文胜丨吴晓波丨唐彬丨吴伯凡丨段永朝丨张邦鑫丨赵迎光丨王信文|伊光旭丨赫畅|凯兹|吴声|张天一|尹桑|马佳佳|齐俊元|张浩|陈远河|王锐旭等

心灵笔记专栏:泰勒·本-沙哈尔丨张怡筠丨行动派琦琦丨陈愉丨苏芩丨曹启泰丨吴秋坪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